1. 供应商信用风险:采购方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考虑其信用风险,以避免出现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或者交货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2. 交付时间:供应商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如生产延期、物流运输问题等导致无法按时交货,这会对采购方的生产计划和运营产生影响。
3. 财务结算:到付款需要采购方在货物交付后才进行付款,这可能会对采购方的财务流程造成影响,需要与供应商协商好付款方式和时间。
如何优化采购到付款流程?
时间成本对生产型企业而言至关重要,UsoTen UPM能够通过多层次的分析,帮助企业找到加快供应商交付周期的路径,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在UPM中,我们将每一种业务从开始到结束的流程走向称之为“路径”,每个环节的操作指令/节点为“活动”,从数据日志中获取的每个带有专属ID的数据行记录为“案例”,将“活动+时间戳”的组合作为“事件”。以此来分析活动在一定时间区间内发展的规律,找出耗时最长案例的瓶颈活动、最优和推荐路径。
如何应对这些采购风险?
1. 流程优化
通过流程挖掘技术,可以对采购到付款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帮助企业进行流程优化,提高采购效率和采购质量。
将流程事件数据转化为事件日志(Event log),推送到一个流程大数据平台,对这些流程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建模,展现流程分析结果以及流程模型。
2. 供应商管理
通过对采购到付款流程的挖掘,可以了解供应商交货时间、质量等方面的表现,从而更好地管理供应商,提高采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系统可以直接查看相关人员的执行效率情况,通过年、季度、月、天不同的时间频度来进行细分分析:活跃人员数、人均处理事件数、人均处理案例数、平均案例涉及人数。可以针对具体不同的每个活动节点,来对人员的效率进行统计分析:执行事件数、涉及案例比、平均响应时间。
3. 风险管理
流程挖掘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识别采购到付款流程中的潜在风险,如供应商信用风险、物流运输问题等,有助于企业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减少采购风险。
通过筛选器,可以筛选出所关注的某些案例来进一步进行具体流程案例的详细分析,对流程进行剖析,快速挖掘所存在的问题环节与业务情况,可供选择的筛选条件包括:案例起始时间、案例终止时间、包含活动、起始活动、终止活动、流程变体等。
4. 数据分析
流程挖掘可以帮助企业收集和分析采购到付款流程中的大量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采购过程和采购方面的问题,有助于企业采取更加科学和有效的采购决策。
通过流程总览分析,可以掌握流程执行情况的全貌,包括流程事件发生的时间趋势、流程发生的变体情况及其分别发生的比例、活动节点的执行次数及其所占的比例、最常发生的流程变体流程图等。